● 李树茂
黄河出青藏高原,进入祁连山东麓黑山峡谷,在甘肃、宁夏交界处,有三处分别称之为大庙、南长滩、北长滩的地方。这里地处大山深处,历史上长久地与世隔绝,通电通路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过去与外界的联系,靠的是羊皮筏子和马载驴驮。
这三处地方的河畔滩地上,有先祖留下的几千棵老梨树。其中南长滩的梨树最为古老,当地老人说有400多年的历史。生活在南长滩的百姓拓姓居多,有人据此考证认为这里的人们是西夏党项拓跋氏的后裔。
南长滩百年梨园。 李旭竹摄
盛开的百年梨园
我第一次去南长滩的时候正是春暖花开,人间最美四月天。狭长河谷的农田里,那老梨树盛大绽放,花朵洁白如飘雪,如跌浪,如行云,渲染了整条河谷,妖娆了大山深处的荒凉与沉寂,惊艳了城里人的眼睛。
秋后再去,那浓荫遮蔽的阔大树冠里,黄橙橙的果实若隐若现,似千盏高高挂起的小灯笼,如万点夜空中闪烁的小星星,照亮了农人们憨实的笑脸。这个时候,一架架长长的独杆木梯搭进树荫里,农人们攀爬而上,猫腰而进,于是,鲜脆甘甜的香水梨被一个个摘下来,小心翼翼地存进了特制的草筐里。然后,这些梨子会在黄河枯水期到来之前,乘坐羊皮筏子,沿着黄河顺流东下,被送到中卫城、银川城、包头城,于是,整整一个冬春,香水梨的甘甜,清爽了城里人的味觉。
南长滩村拓守清家屋后的土山,是观览梨园的最佳位置。眼前是一幅宽阔而恬静的画面:荒寂苍凉的远山,穿峡过谷的大河,狭长河岸台地上的上千亩梨园,田地里忙碌的农人。
走进梨树林,脚下是松软肥沃的田地,一条水渠环绕着整座梨园。看那梨树,生长数百年了,毫无老态,结实的树皮,合抱之粗的主干,蓬勃发达的枝条,浑身都抖擞着强大的生命力。再看那整座梨园,土地平整,沟渠纵横,田成畦,树成行,上面是阔大的树冠,下面是绿油油的庄稼,互不影响,各自安好,自成景致。
很显然,较之于平原地带的杨柳,这里的梨树是倍受人们呵护的。梨园除草的老人,放下活计,用手指向黄河上游的河岸边:“以前那里有个水车,打我记事起就有,传说四百多年了,给梨园浇水,全靠了那架水车。河水被那水车提起,然后沿着河边的小渠,淌到了梨园。村里人以前吃的水,也是水车提上来的黄河水。”老人说的是山里话,完全不同于中卫方言,但还听得懂。
传来的水车文明
我仔细观察南长滩周边环境。这里的地形地貌与北长滩和大庙基本一样,都属黄河冲击形成的扇形谷地,大山坐落其上,黄河脚下流淌,而半山腰上,沿着山脚,顺着山势,是冒着炊烟的村庄。梨园处在山脚以下、高出黄河水面一二十米的河畔台地上,如果没有水车的使用,黄河水真还上不来,在如此干旱枯焦的地方,耕种更是不可能的事。
我对水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城里,查阅方志,拜访对地方历史有研究的老人,事情确实和我的判断一样。中卫使用水车灌溉的历史,是450多年前的大明王朝,确切地说,明代嘉靖三十五年,兰州人段续在黄河岸边仿造水车成功,在之后的一二十年间,水车技术传入下游的中卫,自此南长滩开始水车提水灌溉。村里老人说这里梨树的种植大概在400多年前,这个时间,恰恰与水车文明从兰州传入卫宁平原的时间相吻合。
我曾经纠结南长滩人的祖先是不是西夏灭国时逃难过来的党项人,现在看来,南长滩梨园栽种如此的整齐划一,分明是有规划有设计的集中统一耕种。由此可以想见,当年最早进入南长滩的百姓,一定是带着水车文明,有计划、有组织地来到这个地方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南长滩最早过来的,倒不一定是一群避祸逃难的人,而是一群熟谙农耕文明、精于为后代子孙谋划的百姓。要不然,谁能完成这在当年算是高度集约化、现代化的生产建设过程?
南长滩人的祖先,或许是沿着黄河顺流而下、有备而来的一批人。
梨园寻春。 李旭竹摄
原生态的力量
盛夏季节,我再次来到南长滩。这次除了看梨树,还要专程考察古村落。我们穿过浓荫遮蔽、凉爽怡人的梨园,沿着盘山的土路拾级而上,去看那透着几分神秘的村庄。
这是一处古老的村寨,家家户户散落在半山腰上。房屋山石做基,土坯垒墙,草木封顶,泥巴包裹,屋外,是用乱石垒砌的院墙和圈舍,还有打在地下的水窖。人们就生活在这样的屋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去山下的引水渠中挑水,在河畔上的梨园中耕作,钻进大山深处放羊,年复一年,重复着相同的日子。
这些年,自来水引到了家家户户,村里也出了不少大学生。走出大山读书的后生,他们假期回来,站在村头看那日出日落,是不是会不同于父祖辈?或许他们也会品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或是“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的诗意?
我们在南长滩留宿一晚。晨起漫步,残旧斑驳的土石房屋,原始如迷宫一样的巷陌,三两个早起放羊的老人。偶尔几声鸡鸣狗吠,让这大山的深处显得更加的寂寥和苍凉。眼前,淡淡的乡愁在晨曦中浮动飘散,浓重的荒凉感与空旷感在四处弥漫,南长滩沧桑岁月的故事仿佛就在身旁的街巷流转,一段接着一段,娓娓道来,说不尽,道不完,一时间,我竟不知道自己是活在古代还是现代。
我再次站在了拓守清家房后的小山包上。长久凝视脚下的河谷土地,红日东升,朝辉灿烂,大河霞光闪烁,梨园生机盎然。
到底是一代代吃苦耐劳的南长滩人呵护了这些老树,还是这些历尽沧桑岁月的老梨树,默默地陪伴了南长滩人,并用它们丰厚的收成,哺育了这里的子子孙孙?
从南长滩回中卫要在黄河小观音码头渡河。渡过黄河,回望南长滩,再看水车遗址,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种古而不衰、老而不败的气势,这股气势来源于南长滩原始生态的生命力,正是靠着大自然这股原生态的气势和力量,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才得以生生不息,代代流传。
南长滩人得大自然的恩赐,靠了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这样一处与世隔绝的方寸之地生存下来,繁衍生息。现在,这样一处得上天眷顾的世外桃源,又以它溢满河谷的花香,以它荒寂中透着生机的气势,以它原始古朴的神秘魅力,吸引城市的人们来此寻古探幽,康养身心,这,分明又是大自然的另一种奇迹!
“走咧走咧去宁夏,黄河古道看梨花,看过一眼再也放不下……”码头旁,候渡自驾车的歌曲唱得正起劲,年轻女星热情演绎,一首西北老歌似乎又有了新的味道。
在防范非法集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网格员们以笃行之姿深入居民,用实际行动“网”住民心,力求在防非宣传工作上“格...
2 风云酱父酒传承李兴发"酱香双绝",闪耀民族之光李兴发,执掌茅台三十载的传奇厂长,于1964年在他亲自主持的实验酒厂(风云酱父酒厂前身)中,一举攻克茅台扩产的两大核...
3 威学一百DSE 2025:冲港三 / 港五率或高达 80%,全年班名额稀缺!【行业领跑实力・2024 年战绩印证】在 DSE 备考领域,威学一百以专业教研实力稳居行业头部,为冲刺香港名校的学子构建...
4 华熙LIVE·五棵松: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2025年5月29日,华熙LIVE·五棵松喜获“全国商旅文产业发展实践课堂”殊荣,在持续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创新发展的道...
5 数十万人打卡、超五千多名自来水刷屏,「天猫618超级发布」以品牌奇境征服全网618悄然间又来了。 作为每年最重要的大促活动之一,618,已然成为了观察中国消费生态不可或缺的场景。和往常一样,...
6 暑期弯道超车攻略!威学一百广州校区助你高效提升暑假的脚步日益临近,对于学子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段休息放松的时光,更是提前规划学习、实现自我突破的黄金契机。作为学年交...
7 人工智能+机器人!国瑞迪这款新产品助力冶金耐材行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化的触角正深入各行各业,而部分行业的智能化突破则更加意义非凡——由于传统生产模式的束缚,国内冶金耐材领域的创新探...
8 ETS 高层访威学一百,共启国际教育创新引擎4 月 24 日,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中国区业务总监鞠琳琳与中国西区及南区负责人李朗一行,走进威学一百国际...
9 中华新闻网打包发稿优惠。。。以下打包发稿优惠。。。 微信号:13520397068、QQ号 1542576291人报头条网 https://m.rb...
10 银龄行动:构建全新养老模式,开启银发经济新时代“老了以后,生活还能有更多可能吗?”这是许多步入退休阶段的人共同的疑问。从“养儿防老”到“机构养老”,再到如今的“医养结...
在防范非法集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网格员们以笃行之姿深入居民,用实际行动“网”住民心,力求在防非宣传工作上“格...
2 风云酱父酒传承李兴发"酱香双绝",闪耀民族之光李兴发,执掌茅台三十载的传奇厂长,于1964年在他亲自主持的实验酒厂(风云酱父酒厂前身)中,一举攻克茅台扩产的两大核...
3 威学一百DSE 2025:冲港三 / 港五率或高达 80%,全年班名额稀缺!【行业领跑实力・2024 年战绩印证】在 DSE 备考领域,威学一百以专业教研实力稳居行业头部,为冲刺香港名校的学子构建...
4 华熙LIVE·五棵松: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2025年5月29日,华熙LIVE·五棵松喜获“全国商旅文产业发展实践课堂”殊荣,在持续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创新发展的道...
5 数十万人打卡、超五千多名自来水刷屏,「天猫618超级发布」以品牌奇境征服全网618悄然间又来了。 作为每年最重要的大促活动之一,618,已然成为了观察中国消费生态不可或缺的场景。和往常一样,...
6 暑期弯道超车攻略!威学一百广州校区助你高效提升暑假的脚步日益临近,对于学子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段休息放松的时光,更是提前规划学习、实现自我突破的黄金契机。作为学年交...
7 人工智能+机器人!国瑞迪这款新产品助力冶金耐材行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化的触角正深入各行各业,而部分行业的智能化突破则更加意义非凡——由于传统生产模式的束缚,国内冶金耐材领域的创新探...
8 ETS 高层访威学一百,共启国际教育创新引擎4 月 24 日,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中国区业务总监鞠琳琳与中国西区及南区负责人李朗一行,走进威学一百国际...
9 中华新闻网打包发稿优惠。。。以下打包发稿优惠。。。 微信号:13520397068、QQ号 1542576291人报头条网 https://m.rb...
10 银龄行动:构建全新养老模式,开启银发经济新时代“老了以后,生活还能有更多可能吗?”这是许多步入退休阶段的人共同的疑问。从“养儿防老”到“机构养老”,再到如今的“医养结...
新闻 | 视频 | 财经 | 生活 |
中华新闻网-中华新闻门户网站 邮箱:2025536774@qq.com